每日經濟新聞 2010-11-25 01:03:01
本輪反彈持續(xù)時間會長一些,倉輕者可積極補倉,倉重者可持股觀望。
每經記者 鄭步春
周三滬深股市反彈,滬綜指漲1.12%報2859.94點,深綜指大漲2.55%報1333.74點。停牌已久的工行復牌跌停,壓制了滬綜指,使之漲幅明顯受限。不過,大盤反彈之勢明顯不受工行因素影響。
從盤面看,昨工行數度跌停并被打開,大盤拋壓隨之忽大忽小。馬后炮看,因股指收盤時極為強勁,特別是深市,這或暗示許多機構利用工行“一放一收”進行吸納,買回前期沽空的籌碼。
昨有兩則消息對市場頗有影響,極可能使機構回補籌碼意愿上升。一為市場傳不久將召開的經濟工作會議或將通脹目標略微上調。另一則消息是人民日報海外版 “明顯地暗示”大伙買股。當股指處相對高位時,此類消息可能構成出貨機會,股指未必就漲,但處于相對低位就不同了,如果還按經驗辦事就可能事后郁悶。
筆者認為,通脹目標上調確有些可能,因前期已有不少人士為此吹風。人民日報所言大體也符合當前形勢,既然樓市不讓炒,農產品不讓炒,又無法回收過多流動性,那么弄個 “池”圈起來也是不得已的辦法。股市這東西有點虛,大伙在該池子里搗騰一番,暫不會沖擊并破壞池子之外的標的。
不過期貨市場有點 “礙事”,因如果將資金趕入股市,就不可避免地提振期貨市場人氣,造成大宗物資上漲,這卻不利于控制通脹。數月來,筆者不知說了多少回“期市和股市不可能同時走出牛市”。既然如此,目前筆者困惑的是,管理層又如何能單獨弄熱股票市場,并同時“晾著”期貨市場。
可能有人會想出這樣的辦法:對期貨市場泡沫更多進行 “管理”,對股票市場泡沫盡量少作 “管理”。筆者認為,這理論上行,也確有可能收一時之效,但難以有長效且會帶來副作用。
計劃經濟和行政手段極易在短期內見效,但從中長期說工作效率有限,成本較高。更重要的是,還可能造成一些要素的扭曲,給實體經濟帶來些錯誤信號。典型的例子是,當過度壓制農產品價格時,農民必減少種植量,這將導致未來供給不足,長遠來說價格只可能因此更高。
渣打銀行將人民幣短期和中期評級自“中性”上調至“增持”,并將人民幣2010年底的預期目標值自6.64調高至6.59,將2011年底的預期目標自6.35調高至6.20。渣打策略師RobertMinikin等在報告中寫道:“人民幣很可能在2011年上半年會出現7%的年率升幅。”先前其預期的升幅僅為4.4%。
人民幣已連續(xù)兩周沒有升值,受益于升值的航空板塊個股也大幅回落。當通脹形勢較為嚴峻時,有關方面允許人民幣更快升值似乎也符合邏輯。以往人民幣升值速度慢的理由之一是影響外貿和經濟增長,但如果通脹無法快速降低,許多下游競爭性企業(yè)勞動生產率的提升程度或無法消化成本上升因素而大量倒閉,這同樣會影響增長,甚至影響更大。
所以,經濟中并沒一個方案為整體全優(yōu),只有相對更優(yōu),人民幣并非一定就不能升值。人民幣如果像現在這樣對外不升值,而對內貶值(物價上漲),對民生影響更大,國內矛看更嚴重。因此,投資者姑且可相信渣打的理由,近期可關注些超跌的升值板塊。
回到大盤,因最近幾天筆者僥幸說得較“透”,所以筆者認為暫時也沒有更多的可說。再重復一次,本輪反彈持續(xù)時間會長一些,倉輕者可積極補倉,倉重者可持股觀望。
如需轉載請與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聯(lián)系。未經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授權,嚴禁轉載或鏡像,違者必究。
聯(lián)系電話:021-60900099轉688
每經訂報電話
北京:010-58528501 上海:021-61283003 深圳:0755-83520159 成都:028-86516389 028-86740011 無錫:15152247316
特別提醒: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,請作者與本站聯(lián)系索取稿酬。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,可聯(lián)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
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