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經濟新聞 2016-12-18 20:24:52
在各類資管主體之中,公募基金公司被賦予了極大的社會責任,他們可以管理企業(yè)年金、養(yǎng)老金,可謂深入涉及了百姓民生;但支撐他們這份責任的,正是他們?yōu)槔习傩绽碡數拇蟊娖者m性。一旦脫離群眾,根基也就不穩(wěn)了。當然,除了監(jiān)督之外,我們可以做的也不多,其中之一就是加大服務性的報道,讓普通投資者能投個明白。
每經編輯|宋雙
每經記者 宋雙 編輯 江月
前段時間,我在網站上翻看在發(fā)新基金列表,想選擇認購一兩只,畢竟年底這個時間段比較適合做投資??粗粗?,突然發(fā)現有一只混合基金的基金經理我曾經采訪過,當時聊得還不錯,于是我找來這只基金的招募說明書看看。
但看完之后,我感覺對這只基金的資產配置仍有一些疑惑,同時也想進一步了解基金的情況,掂量到底能不能買。沒有打擾基金經理,而是咨詢了他們公司市場部的同事,結果我被反問道:“他在發(fā)新基金嗎?我都不知道。”
于是我猜到了,這是一只機構定制基金。當然,我也在尷尬的氣氛中打消了購買念頭。
不知道這算不算是辨別機構定制基金的一種方法?基金公司鋪天蓋地宣傳的產品,那應該是面對散戶的;沒有宣傳的產品,那么就非請勿入?但這個界限太模糊,畢竟新基金發(fā)行是會公示的。
今年,我們一直在關注機構定制基金。為了讓大家更容易懂得這類產品,最開始取的名字是“莊”的基金,就像股票有莊,基金也有莊;莊一走,散戶就遭殃。我們從陳述事實到反思,甚至嚴肅審視,采訪的專家也都表示現在的局面理應得到抑制。
當基金公司將主要精力放在爭奪委外資金之上,我們可以看到,今年的公募基金行業(yè)缺乏亮點、缺乏創(chuàng)新;更關鍵的是,亂了。
基金經理為了機構客戶到處10元、20元地湊戶數這種事先不說,作為普通投資者,影響最大的有兩點:一是基金凈值大漲大跌成為家常便飯;二是遇到這種基金常常很難分辨,一頭霧水,說不定一不小心就買進為機構陪跑了。
其實,當委外資金大量進入公募產品之前,機構客戶一直在基金公司的客戶中占相當比重。有時發(fā)行一個新產品,基金經理會親自登門拜訪多家機構,展開自我營銷。但有些機構給予基金經理的壓力也相當大,只要基金表現不好,立刻就會抽資走人;如果表現回穩(wěn),錢又會陸續(xù)進來,這在2015年尤其明顯。盡管機構資金體量大,但也比散戶投資者靈活得多;他們進進出出,一旦資金量過大,凈值便將隨之起伏。
不過,我們報道時也有一個疑問:其實,基金專戶應該是很優(yōu)秀地消化委外資金的載體,可以“一對多”,可以“一對一”,不需要基金經理湊戶數;門檻高,也享受了公募的平臺和投研實力,為何要把委外移到公募產品,攪亂公募市場?即便是公募基金免征企業(yè)所得稅,但專戶基金如果要分紅,一般也是依照公募基金處理,同樣不交稅的,稅在這里并非主要因素。
或許只能說明基金公司實在是太看重規(guī)模了。這本來無可厚非,但捅破了機構客戶和普通客戶之間的這層窗戶紙,將不公平赤裸裸地放上臺面,實在是動搖公募根基之舉。
據了解,未來定制基金還將進一步擴展,混合型、股票型的定制基金會愈發(fā)多起來。如果不加監(jiān)管,很難想象未來的市場,將會是怎樣的一番情景。
作為專業(yè)財經媒體,我們最關注的始終是普通投資者的利益,這也是我們持續(xù)關注機構定制基金的原因。在各類資管主體之中,公募基金公司被賦予了極大的社會責任,他們可以管理企業(yè)年金、養(yǎng)老金,可謂深入涉及了百姓民生;但支撐他們這份責任的,正是他們?yōu)槔习傩绽碡數拇蟊娖者m性。一旦脫離群眾,根基也就不穩(wěn)了。當然,除了監(jiān)督之外,我們可以做的也不多,其中之一就是加大服務性的報道,讓普通投資者能投個明白。
如需轉載請與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聯(lián)系。
未經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授權,嚴禁轉載或鏡像,違者必究。
讀者熱線:4008890008
特別提醒: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,請作者與本站聯(lián)系索取稿酬。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,可聯(lián)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
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