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經濟新聞 2019-11-25 19:58:25
高富平說,目前,知識產權學界有這樣的討論:知識產權也是成體系的,如果??能制定一個知識產權的“基本法”,不僅可以把商標法、專利法和著作權法這三大法以及有關的法律都整合在一起,而且??還??有利于知識產權的保護。
每經記者|李可愚 每經編輯|陳星
11月24日,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《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》正式對外公布?!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咦⒁獾?,此次發(fā)布的《意見》,是第一個以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名義出臺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綱領性文件。
《意見》針對落實知識產權“嚴保護、大保護、快保護、同保護”目標,提出了不少針對性措施,如“研究降低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入罪標準”“進一步壓縮審查周期”“建立健全社會共治模式”等。
《意見》的發(fā)布將對當前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起到哪些作用?這些措施將在知識產權保護領域帶來怎樣的變化?《每日經濟新聞》(以下簡稱“NBD”)記者就《意見》中涉及的多個重點,邀請知識產權專家、華東政法大學數(shù)據(jù)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高富平進行了解讀。
高富平 受訪者提供
NBD:在強化對知識產權的“嚴保護”方面,《意見》提出,要加大刑事打擊力度,研究降低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入罪標準,提高量刑處罰力度。您認為這一系列措施,可以有效解決當前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中的哪些痛點和難點?
高富平:這里提到的降低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入罪標準,是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一個重要手段。目前,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違法成本較小。過去,因為入罪標準高,很多情況在法律層面不構成犯罪?,F(xiàn)在為了提升打擊力度,提到了要降低入罪門檻,很多在現(xiàn)行法律框架下不構成犯罪的侵犯知識產權行為今后將構成犯罪。
此外,從目前司法實踐看,有關方面已經通過出臺一系列司法解釋,使知識產權犯罪的入罪門檻有了適當?shù)慕档?。不過我們也應看到,在不少法律條文中,對于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入罪標準的認定還比較模糊,這需要進行針對性改善。
比如說拿目前針對假冒專利的刑事處罰規(guī)定來說,我國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條規(guī)定:假冒他人專利,情節(jié)嚴重的,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處或者單處罰金。從現(xiàn)行法律看,這一條文對于如何認定“假冒他人專利”,以及如何認定是否構成“情節(jié)嚴重”都沒有給出明確的標準,顯得有些彈性。
如果要嚴格執(zhí)法,就需要在法律中寫明有關指標和數(shù)額,以加強執(zhí)法的操作性。這也就是《意見》提出的一系列措施的意義所在。
NBD:我們注意到,《意見》提出“研究制定知識產權基礎性法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”,這是繼《國家知識產權戰(zhàn)略綱要》后,再次出現(xiàn)相同表述。您認為在當前專利法、著作權法等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已經陸續(xù)出臺的背景下,再提研究制定知識產權基礎性法律的意義何在?一旦這樣的“基本法”出臺,將對未來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起到哪些作用?
高富平:目前,知識產權學界有這樣的討論:知識產權也是成體系的,如果能制定一個知識產權的“基本法”,不僅可以把商標法、專利法和著作權法這三大法以及有關的法律都整合在一起,而且還有利于知識產權的保護。
此外,還要注意一點,我們通常所說的知識產權所包括的專利權、著作權和商標權這三大內容,大家耳熟能詳。但我認為,實際上知識產權不僅僅是這些大家能夠看得見的東西,它更多的是各類企業(yè)和市場主體的一些看不見、拿不出的無形資產,反映的是企業(yè)的創(chuàng)新能力。如果一旦制定知識產權“基本法”,那么不但能實現(xiàn)法律本身的體系化,同時還可能給企業(yè)無形資產和創(chuàng)新能力的保護提供一個全面的解決方案。
我們還應該看到,在各類知識產權中,有一些是通過賦權的方式來保護的,比如著作權等權利;而另一些是通過救濟來保護的,典型的案例就是“反不正當競爭”。我們通常講,反不正當競爭是知識產權的兜底保護。所謂兜底保護,指的是其他法律保護不了的,都可以求助于反不正當競爭法來保護。如何處理這之間的關系,也需要知識產權基礎性法律進行協(xié)調。
NBD:《意見》出臺多項措施,聚焦做好知識產權的“快保護”工作。包括進一步壓縮審查周期,提供快速審查、快速確權、快速維權“一站式”糾紛解決方案等。要實現(xiàn)知識產權“快保護”,我們還要做哪些工作?
高富平:提出“快保護”的意義在于快速賦權,更好保護知識產權。比如說,專利審查的周期有時最長能達到三年左右。如果要等待三年才能明確是不是能夠獲得專利,那知識產權本身就可能得不到保護。縮短時間、提高效率,的確是一個有效的保護方式。
目前,相關部門在提高效率方面已經做了很多工作,例如在各個片區(qū)都設了很多點,從事知識產權申請的受理工作,布局更加分散,從而提高效率?,F(xiàn)在需要關注的是,如何提高知識產權審查過程的效率,更有效地利用網絡和大數(shù)據(jù)等手段,把知識產權的數(shù)據(jù)庫建設好,實現(xiàn)審查的數(shù)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。
此外,近年來,有關部門在知識產權審查隊伍的培育方面做了很多工作,這也可以助力效率的改善。我認為還要提高審查機構的運營效率,從而實現(xiàn)知識產權“快保護”。
如需轉載請與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聯(lián)系。
未經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授權,嚴禁轉載或鏡像,違者必究。
讀者熱線:4008890008
特別提醒: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,請作者與本站聯(lián)系索取稿酬。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(xiàn)在本站,可聯(lián)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
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