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經濟新聞 2025-07-29 22:23:50
WAIC 2025期間,金山辦公發(fā)布具備多輪對話和可修可改能力的AI辦公智能體WPS靈犀。金山辦公助理總裁田然表示,WPS AI的核心戰(zhàn)略是解決用戶實際辦公中的痛點,通過自然語言、多輪對話實現(xiàn)低門檻人機交互。
每經記者|張韻 每經編輯|董興生
“AI正從輔助工具躍升為重構辦公場景的新生產力引擎。”在“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”(WAIC 2025)期間,金山辦公助理總裁田然在接受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下一代AI軟件的核心應該是軟件和AI之間雙向改造,讓用戶教會AI和軟件進行深度“交流”。
7月27日,在“2025金山辦公AI生產力論壇”上,金山辦公發(fā)布具備多輪對話和可修可改能力的AI辦公智能體WPS靈犀。
WAIC 2025期間,金山辦公演示產品負責人陸煒俊在逛展時發(fā)現(xiàn),市場現(xiàn)有智能文檔仍是“一句話生成PPT”模式。他認為,這是AI PPT產品同質化的根源,只有做到“邊聊邊寫”才算得上是一個好用的AI助理。
另一方面,未來AI辦公是否會導致人們產生技術依賴?田然告訴記者,AI是效率工具,能釋放人的創(chuàng)造力,但最終價值仍由人的思維決定。
圖片來源:企業(yè)供圖
伴隨大模型技術的飛速迭代,辦公場景智能化升級迎來關鍵躍升。究竟何為AI辦公的理想形態(tài)?如何進一步降低使用門檻,使AI真正成為人人可用的效率助手?田然告訴記者,WPS AI的核心戰(zhàn)略是解決用戶實際辦公中的痛點問題,而非追求炫酷但脫離實際需求的功能。
和播放Demo(樣片)來展示技術的公司不同,金山辦公的產品發(fā)布更注重“有用性”,負責Word創(chuàng)作、PPT生成的產品經理以真機實操的方式向現(xiàn)場觀眾進行演示。金山辦公知識庫產品負責人趙九州坦言,在過去兩三年中,行業(yè)都在堆參數(shù)、堆技術、堆模型,他也一度恐慌自己會失業(yè),但隨著模型迭代至AI應用落地階段,他發(fā)現(xiàn)用戶對產品的基礎交互需求依然生效。
在田然看來,傳統(tǒng)AI工具存在“需求表達不清”和“輸出不可編輯”兩大痛點,為攻克AI智能體難以實現(xiàn)任務閉環(huán)的挑戰(zhàn),WPS靈犀的技術路徑是通過自然語言、多輪對話來實現(xiàn)低門檻的人機交互。
在現(xiàn)場展示的案例中,最令觀眾眼前一亮的當屬全新的PPT創(chuàng)作模式。在與AI對話中,用戶可以邊聊邊修改PPT大綱,還能二次精調模板、單頁和版式。這種AI與用戶持續(xù)互動、不斷修改的交互方式,突破了“一鍵生成”PPT的落地難問題,提高了生成PPT的可用性,并支持PPT生成演講稿、演講視頻等功能。
而在文檔生成過程中,田然明確表示,完全消除AI幻覺不現(xiàn)實,對于幻覺問題應該辯證看待,盡可能消除幻覺,可以通過事實核查等工具鏈進行約束,而非抑制創(chuàng)造力。
田然告訴記者,AI助理的作用是提升基礎工作效率,辦公場景未來的競爭關鍵不在于工具技能,而是邏輯思維。生成式AI辦公的真正價值仍需依賴人類的深度思考、判斷力和創(chuàng)造力。因此,一個良性的三者關系應該是,用戶需要思考在AI時代如何利用工具增強個人判斷和表達。
“即使使用相同的AI工具,不同用戶基于自身思考、反饋和迭代,最終輸出的內容也會截然不同。”陸煒俊補充說,同質化問題源于簡單指令,人與軟件深度協(xié)作后,AI生成的結果會高度個性化。
回顧金山辦公在過去三年經歷的AI蝶變,田然稱,WAIC 2023上,智能辦公助手WPS AI首次亮相,聚焦AIGC(內容創(chuàng)作)、Copilot(智慧助手)、Insight(知識洞察)三大方向。WAIC 2024上,金山辦公著眼于AI對知識價值的挖掘,升級推出面向個人、企業(yè)、黨政用戶的2.0版本,滿足不同應用場景的差異化需求。
而今年,WPS靈犀開啟了AI辦公智能體的新交互時代。事實上,為避免被傳統(tǒng)軟件思維束縛,金山辦公將AI能力和軟件功能“打碎重組”,而非簡單疊加。田然表示,未來辦公軟件可能演變?yōu)橐环N新“基礎設施能力”,嵌入各類智能設備(如眼鏡、汽車),但文檔作為信息載體的核心地位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基本保持不變。
“當前AI PPT在整體智能體產品中的續(xù)費率偏低,曇花一現(xiàn)的主要原因是這些產品未解決真實場景問題。”在談及未來趨勢時,田然坦言,AI辦公仍處于早期,WPS對Office格式的深度理解是其他AI公司短期難以復制的競爭壁壘。下一代辦公軟件需突破當前“對話式交互”的局限,在完成市場需求的驗證后,會先在C端快速迭代打磨產品,再向B端高價值場景進行延伸。
如需轉載請與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聯(lián)系。
未經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授權,嚴禁轉載或鏡像,違者必究。
讀者熱線:4008890008
特別提醒: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,請作者與本站聯(lián)系索取稿酬。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(xiàn)在本站,可聯(lián)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
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