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10-15 07:26:21
10月14日晚間,如意集團發(fā)布公告稱,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(guī),中國證監(jiān)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。2024年,如意集團收到的監(jiān)管警示接連不斷。不僅如此,2025年半年度報告顯示,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(yè)收入1.54億元,同比下降32.25%;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-9572.57萬元,虧損額同比擴大105.00%。
每經記者|彭斐 每經編輯|陳星
曾經的“毛紡龍頭”如意集團(SZ002193,股價5.81元,市值15.21億元)再次被監(jiān)管“點名”。
10月14日晚間,如意集團發(fā)布公告稱,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(guī),中國證監(jiān)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。
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注意到,這已不是該公司第一次被監(jiān)管點名。近年來,如意集團及相關負責人已多次收到行政監(jiān)管措施和紀律處分,涉及長期股權投資減值計提不充分、關聯(lián)交易未按規(guī)定審議披露等多個問題。
此次立案調查背后,如意集團麻煩纏身。2024年,公司歸母凈利潤虧損高達5.77億元,而其控股股東不僅深陷合同糾紛,所持股份全部被質押和凍結,更被列為失信被執(zhí)行人。
10月14日晚間,如意集團公告稱,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(guī),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》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》等法律法規(guī),中國證監(jiān)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。
如意集團方面表示,將積極配合調查工作,并稱目前公司各項生產經營活動正常有序開展,本次立案不會對公司生產、經營和管理造成重大影響。
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梳理公司過往公告發(fā)現,就在4月30日,如意集團及相關當事人收到中國證券監(jiān)督管理委員會山東監(jiān)管局出具的行政監(jiān)管措施決定書,原因包括2024年半年度報告信息披露不準確、《2024年度業(yè)績預告》信息披露不準確以及關聯(lián)交易未履行審議程序及信息披露義務等問題。
追溯至2024年,如意集團收到的監(jiān)管警示接連不斷。公開信息顯示,2024年,公司及相關責任人因長期股權投資減值計提不充分、未按規(guī)定審議和披露關聯(lián)交易、業(yè)績預告披露不準確、控股股東非經營性資金占用等原因,多次受到證券交易所的公開譴責、通報批評,乃至被公開認定不適合擔任上市公司董監(jiān)高等紀律處分。其中,如意集團實際控制人邱亞夫被公開認定10年不適合擔任上市公司董事、監(jiān)事、高級管理人員。
值得注意的是,審計機構也對如意集團的財務報告持保留意見。中喜會計師事務所(特殊普通合伙)在2024年年度審計報告中,就因一筆價值約3億元的長期股權投資事項發(fā)表了保留意見。
該事項涉及公司于2021年底通過資產置換取得的對萊卡新材料(佛山)有限公司25.72%的股權,但對方股東創(chuàng)萊纖維(佛山)有限公司未履行出資義務,導致萊卡新材料(佛山)有限公司無法正常經營。
如意集團自身的經營狀況也岌岌可危。
財務數據顯示,如意集團正經歷著嚴重的業(yè)績滑坡。根據2024年年度報告,公司全年實現營業(yè)收入4.49億元,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則為-5.77億元。
進入2025年,虧損的局面仍在持續(xù)。2025年半年度報告顯示,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(yè)收入1.54億元,同比下降32.25%;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-9572.57萬元,虧損額同比擴大105.00%。
除了經營層面的困境外,來自控股股東的風險也不容忽視。
截至2024年末,公司控股股東山東如意科技集團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如意科技)共持有公司股份0.31億股,占公司股份總數的11.66%。然而,如意科技已將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全部進行了質押,并且因合同糾紛,其所持有的全部股份均已被司法凍結和輪候凍結。
此外,如意集團在2024年財報中明確指出,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被列為失信被執(zhí)行人和被限制高消費。
控股股東自身的信用危機和股權全面受限,無疑給上市公司控制權穩(wěn)定性和未來發(fā)展帶來了更多不確定性。一方面,股東的風險可能會傳導至上市公司,影響其融資能力和市場信譽;另一方面,在公司本身亟需資源支持以擺脫困境的背景下,控股股東顯然已自顧不暇,難以提供有力支撐。
封面圖片來源:每日經濟新聞 文多 攝
如需轉載請與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聯(lián)系。
未經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授權,嚴禁轉載或鏡像,違者必究。
讀者熱線:4008890008
特別提醒: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,請作者與本站聯(lián)系索取稿酬。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,可聯(lián)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
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