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經濟新聞 2025-07-01 19:15:51
每經編輯|陳柯名
日本西南部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及其附近海域6月21日以來地震活動頻繁,截至6月30日下午已累計監(jiān)測到超過660次小規(guī)模地震,最高震級5.1級,且地震活動仍在持續(xù)。受此影響,當地旅游活動已經暫停。
吐噶喇列島位于鹿兒島縣南部,由12座島組成,其中7座有人居住。6月21日以來,當地已監(jiān)測到超過660次有感地震,其中多次達到5.1級?,F階段,當地尚未報告地震引發(fā)的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。
從地震頻率來看,6月22日和23日分別監(jiān)測到100多次地震,而后呈現減少趨勢,6月26日低至15次。然而,6月28日起頻率再度升高,6月29日測到94次。
當地氣象部門說,地震活動目前仍在持續(xù),呼吁民眾為應對強震做好準備。島上居民表示,頻繁地震嚴重影響日常生活,令人感到疲憊不安。同時,有居民表示嚴重“睡眠不足”。
由于吐噶喇列島地震不斷,關于所謂“吐噶喇法則”的傳言成為日本社交媒體熱門話題。該傳言稱,吐噶喇列島頻繁發(fā)生地震后,日本國內其他地區(qū)將發(fā)生大規(guī)模地震。多名日本學者駁斥這種說法。熊本大學海洋火山學副教授橫瀨久芳說,該傳言“沒有科學根據”。
值得注意的是,日本政府3月31日發(fā)布的《南海海槽大地震風險評估報告》,公布了有關“南海海槽特大地震”的最新估算損失數據。報告提到,未來30年內,南海海槽發(fā)生8級以上特大地震的概率從70%提升至80%。這一調整基于近年來地震數據的積累與板塊應力監(jiān)測的結果。
南海海槽,是從日本東京西部的靜岡縣一直延伸到九州島南端,長近800公里、深約4000米,面積約700平方公里的一大片海域。其位于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交匯處,是一條匯聚型板塊邊界,將東亞活動陸緣構造域與西太平洋構造域分隔開來。從歷史上看,南海海槽地震帶約每100—150年發(fā)生一次大規(guī)模地震,自上世紀40年代以來已進入新的活躍周期,板塊俯沖積累的應力接近臨界值。其潛在影響可能意味著,預測地震可能波及沖繩至福島的太平洋沿岸區(qū)域,導致29.8萬人死亡和1.8萬億美元經濟損失,遠超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的破壞規(guī)模。
編輯|陳柯名 杜波
校對|金冥羽
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新華社、新民晚報等
推薦閱讀↓
越南取消8項死刑罪名,越南女首富張美蘭將由死刑改判終身監(jiān)禁,律師:她非常高興
突發(fā)!伊朗發(fā)生5.5級地震
特朗普會見澤連斯基!事關烏克蘭,北約發(fā)表聯(lián)合宣言!特朗普:會考慮向烏提供愛國者導彈系統(tǒng)
如需轉載請與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聯(lián)系。
未經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授權,嚴禁轉載或鏡像,違者必究。
讀者熱線:4008890008
特別提醒: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,請作者與本站聯(lián)系索取稿酬。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,可聯(lián)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
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